4月11日,北京市首所市属职业本科大学——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正式成立,开启首都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。同日,学校新成立6个机构,培育适应产业链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。
助力经开区打造全球产业新城综合发展标杆
作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唯一高校,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长期以来确立了“依托开发区办高职、依托产业办专业”的发展道路,通过奔驰订单班、生物医药园定向班、GE现场工程师班等多种形式向区内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,并助力经开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工艺难题,有力支撑了经开区的产业发展。
目前,学校与30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关系,牵头组建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、北京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等,订单定向培养比例超过50%,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。
此次学校以获批北京市首所市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为契机,拟与经开区于近期签订第三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。双方将以产城教融合发展为目标,创新合作机制,助力经开区打造全球产业新城综合发展标杆,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,合作领域涵盖校地协同推动事业发展、共同建设高水平技能型大学、联合开展产教融合试点等7个方面。
此外,学校近年来还与延庆区、大兴区、房山区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未来将通过“一区一策”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,创建项目牵引、实体化运作的区域产教联合体,共建中试基地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平台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开发高端培训项目,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。
新成立6个机构打造新型产教融合模式
据悉,围绕前沿技术研发、学科交叉融合和产业实践需求,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新成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、低空技术产业学院、集成电路产业学院、合成生物智造研究院、大数据财经应用研究院、国际教育学院等6个新型机构,将以“研究方向聚焦产业发展、科研项目来源产业真实需求、研发过程与产业技术团队(企业骨干)深度合作、研究成果解决产业真实问题”为原则,打造新型产教融合模式。
“职业本科育人除了掌握扎实技术技能外,还应具有技术革新、技能迁移的创新思维和能力。”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,学校将充分利用新建平台,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全过程,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程,让学生全流程参与科研项目、成果转移转化、工程应用实践等活动中,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、技术技能、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。
同时,学校每个职业本科专业将确定2—3个规模以上本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实质性校企深度合作,推动职业本科专业与行业领军企业“双向赋能”。学校近期将与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等6家头部企业签署职业本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,在智能制造、低空经济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全方位、全链条合作,力争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职业本科产教融合“北京范式”。
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0000人,首批设置合成生物技术、汽车工程技术、机械电子工程技术、自动化技术与应用、集成电路工程技术、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,所依托高职专科专业均为国家级或北京市级高水平专业群。
“未来,我们要加速布局符合未来产业发展、服务新质生产力需要的职业本科专业,加快建设对接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、超大城市运行管理、高品质民生需求的创新平台。”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,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,打好高质量就业牌,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,努力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全国示范和样板。
记者: 任洁